在八年抗战期间,东北的主要作用是 牵制和消耗大量日军,配合中国其他地区及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战争。以下是东北在抗战期间的一些关键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中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上与日军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东北抗联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成立,人数最多时达到4万余人,与日伪军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歼敌人数达186200人。
牵制日军兵力:
从1937年到1945年,东北抗联成功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1937年,日军有20万兵力被牵制在东北;1940年,这一数字上升至40万;1941年更是达到了76万。这些部队直接减轻了关内战场的压力,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战略意义:
东北的抗战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东北战场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对苏作战,避免了苏联面临德日两面夹击的困境。此外,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成为精神财富。
东北抗日武装:
除了东北抗联外,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警察部队的部分官兵纷纷组成抗日武装,如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这些武装部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
综上所述,东北在八年抗战期间通过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抗日武装的斗争,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